保障区域社会公平,促进区域内所有人获得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大致均等的服务,是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努力方向。
2019年12月,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白准确地提出“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构建长三角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平台,提升长三角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
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1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也精确指出,“要健全城市群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制度安排等机制,推动长三角等主要城市群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非流动人口全覆盖”。
为此,提升长三角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成为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和完善公共服务规划的内在要求。
本文主要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视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器,构建长三角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探究长三角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时空演化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其时空异质性。
数据来源上,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和《“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要求,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同时基于对数据的合理性、代表性、可获得性等方面的考量,从基础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信息通讯服务、生态环境服务、基础设施服务等七个维度,以每万人普通中小学数、每万人医院数、每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等30个指标综合构建长三角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表1)。数据来源于相应年份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等统计年鉴以及长三角各省市的历年统计年鉴,个别缺失数据通过插值法做补充而得。
研究方法上,首先基于熵权TOPSIS法对长三角地区2010-2020年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其次,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相关空间计量分析方法,探究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时空动态演化特征;最后,引入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从时空异质性视角和动态视角探究长三角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演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过程。研究方法的详细介绍请参照原文。
选取2010年、2013年、2016年和2020年四个代表性年份的数据,对长三角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做多元化的分析(图1)。
研究发现,长三角41个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值域为0~1)的平均值从2010年的0.190逐步提升至2020年的0.275。
其中,上海市一直领先,平均值为0.496,其次为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平均值分别为0.281、0.224、0.183。
从增长速率来看,浙江省和江苏省年均增长率相当,分别为0.049%和0.048%,其次为上海市,年均增长率为0.036%,安徽省年均增长率最低,为0.018%,41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年平均增长率为0.038%,整体增速相对较快。
通过Kernel核密度曲线考察长三角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总体分布形态、峰值、位置和延伸性的变化(图2),发现2010-2020年间,核密度曲线由单峰向轻微多峰演变,表明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由单极极化向多极分化扁平化趋势。
从峰度上看,主波峰高度持续下降,说明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空间极化效应逐步减弱,扩散效应逐步增强,这主要得益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程度逐步增强。
从位置和延伸性上看,核密度曲线波峰垂直高度不断下降,右拖尾明显变长,波形不断右移,表明长三角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准不断提升。
此外,随着各城市教育资源和医疗卫生资源投入的增多,社会保障普及面的增大,公共文化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信息通讯服务的提升以及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准不断得以提升。
总体上看,长三角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总体上呈现东高西低,中部高-南北两翼低的空间结构(图3)。
其中,高和较高水平大多分布在在上海、苏南、浙北及合肥等区域,并逐步向外缘地区过渡;低和较低水平大多分布在在苏北、皖北及部分皖南地区等;中等水平地区则成为缓冲过渡地带。
通过识别各时期长三角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空间关联区域(图4),不难发现存在“空间俱乐部趋同”现象。
具体而言,H-H型城市2010年时为上海、苏州和嘉兴3市,2020年增至6个,且呈团块状分布于上海、苏南和浙北地区,表明这些区域对周边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具有非常明显的带动作用。
L-H型城市出现在2010年的湖州和宣城,表明这一时期湖州和宣城处于周围杭州、嘉兴、苏州、无锡等城市的包围之中,处于“低洼地带”,形成空心型的关联模式。
L-L型城市在四个时期内变化比较小,平均数量为6.7个,2013年以后呈明显的团块状分布于苏北和皖北地区,表明这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仍然存在。
为探究长三角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时空分异的成因,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长三角地区真实的情况,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体系水平、城镇化水平、政府行为能力、对外开放程度、地区人口规模等七个方面构建解释变量,借助GTWR模型,对长三角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图5)。
结果发现,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对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在时间上年际变化比较小,在空间上对皖西、皖北地区促进作用显著。
产业结构水平对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总体上具有正向作用,在时间上年际变化表现出平缓的倒“U”型趋势,空间上总体表现出“南正北负”的特征。
城镇化水平对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均发挥着正向促进作用,且其作用强度存在着逐年增强的趋势,在空间上总体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减的特征。
政府行为能力对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总体上为负向作用,但随时间推移,其负向作用正逐步向正向作用转变,在空间上呈现出较明显的条带状集聚特征。
对外开放程度对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总体上为正向作用,作用强度跟着时间推移有一定的减弱趋势,在空间上存在着较强的异质性。
地区人口规模对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总体上为负向作用,且随时间推移负向作用有逐步增强的趋势,空间上则呈现出一定的圈层结构
尽管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改善,但就长三角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现状而言,任旧存在诸多问题,如区域发展不均衡、重点领域不突出等。
对此,首先应充分借鉴其他五大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经验,注重长三角地区内部异质性,逐步有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非流动人口全覆盖。可借由辐射圈原理,首先实现三省一市中心城市之间的相对均等化发展,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其次在地级市之间有序推进,进而逐步扩大辐射圈。
同时,第一先考虑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服务、再是基础教育、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等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分片区、分领域、分步骤地提升标准化、专业化及一体化水平。坚持先易后难、逐步深化、渐进式推进的根本原则,最终实现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
(本文作者李天宇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孔翔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长三角议事厅”专栏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和澎湃研究所共同发起。解读长三角一体化最新政策,提供一线调研报告,呈现务实政策建议。